世界热文:快递进村 农货进城
“以前快递只能送到20多公里外的圩镇快递点,来回要一个多小时。”对于赣州经开区凤岗镇长胜村村民来说,寄取快递曾是件烦心事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聚焦“快递进不了村”这一长期困扰乡村群众的问题,赣州经开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,探索延伸其服务群众功能,打通快递进村“最后一公里”和农产品进城“最初一公里”。目前,已逐步建立起覆盖镇村的“文明实践+便民快递”服务点网络。
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如何打造乡村版菜鸟驿站?“文明实践+便民快递”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记者进行了探访。
主动让利,打通末端梗阻
过去,在赣州经开区61个行政村中,快递企业进不去的就有32个。
快递进村为何这么难?“快递企业给每个快件的派单费是固定的。如果不控制运输、派送等环节成本,网点肯定开不下去。”中国邮政赣州市南康区分公司副总经理谢金辉介绍,除了村落位置分散、运输成本高外,快递进村缺乏场地和固定工作人员、收寄业务量少也是重要原因。
由于农村快递网点无固定场所,不少杂货店、小卖部都曾扮演过“快递驿站”的角色,由快递企业支付终端派件费给这些村级站主。但因缺乏标准化、智能化流程管理,包裹安全性和送达及时性均没有保障。
赣州经开区将视线投向了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。“我们创新加盟模式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农村物流末端的重要组成部分,发挥其公益特性,免收原本由快递企业支付给站点的终端派件费,为快递企业节约进村成本。”赣州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主任刘德清介绍。
快递进村成本降了,快递企业进村派件有了动力。赣州经开区又推动建立“邮快”合作模式,为快递进村再添一把火。邮政公司发挥“乡乡设所、村村通邮”的优势,与快递企业共建共享农村末端配送网络,打通农村物流网络末端梗阻。同时,村民在各服务点寄件,还可以享受邮寄费用8折优惠。“发挥规模优势,增加包裹寄递量,企业降低了成本,群众也得到了实惠,这是双赢。”刘德清说。
用好阵地,压实管护责任
去年4月以来,赣州经开区“文明实践+便民快递”示范服务点已由4个增加至目前的32个。5万余名村民足不出村便能收寄快递。
服务点有了,谁来干、怎么管?在凤岗镇长江村“文明实践+便民快递”服务点门口,专职文明实践员朱武玉的照片和电话在服务信息牌上十分醒目。走进大门,身着红马甲的朱武玉笑脸迎来。实践站面积虽不算大,货架、电脑、寄件打印机、电子秤、视频监控等设备一应俱全,俨然一个乡村版菜鸟驿站。
“邮政部门还派人教我们如何操作。现在我们对快递的揽收、分拣、安检等流程都非常清楚。”说着,朱武玉熟练地将包裹扫描出库,并掏出一份“党的二十大金句”小书签随包裹一同交给村民。“区里一共印制了10万份小书签,村民来寄取快递时我们都附送,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。”
“我们整合区里统一招聘的村级专职文明实践员资源,由他们负责服务点日常管理工作,其工资待遇按规定由财政列支。”刘德清介绍道。
虽然日常工作增加了协助村民查询物流、寄取快递等内容,但朱武玉觉得很欣慰:“不少群众一开始来这里是为了寄取快递,现在他们经常过来读读书、打打球,把文明实践站当成快乐家园了。”
代售代投,推动农货热卖
三江乡斜角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赣州经开区最早试点“文明实践+便民快递”服务的站点之一,占地面积超200平方米。“这里环境好、设施全,还能看书、看电影,无论村民还是游客,大家路过时都爱进来歇歇脚。”该村党支部委员郭秀云说。
农货难运、销路不宽,一直是当地的难题。听说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增加快递业务,郭秀云一有空就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看看建设进度:“没想到我们偏远地方寄快递也这么方便了。”
去年年底,受疫情影响,郭秀云种的10亩马蹄到了丰收季却销不出去。“这种马蹄存不住,一到春天下雨就会全部烂在地里,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。”郭秀云急得彻夜难眠。
邮政公司业务员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送包裹,得知新鲜的马蹄卖不动,出了个主意:“我们有农产品直播带货平台,不如试试看。”今年2月,一场直播就让郭秀云卖了近800斤马蹄。这些马蹄通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服务点寄往全国各地,解了郭秀云的燃眉之急。
如今,不仅是郭秀云和本村其他农民,隔壁新红村的甲鱼养殖户毛凌翔、肖边村的脐橙种植户梁万里等,也将自己的产品放在服务点展销。
通过服务点代售代投,当地不少农产品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实现了销售额破万元。目前,三江乡正尝试将电商带货区、网红直播间搬入服务点,让带货主播、新农人轮番出镜,以新经济新业态撬动线上流量。
“赣州经开区首创‘文明实践+便民快递’模式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,推动农村快递下得去、上得来,对在全国范围内解决这一普遍性难题有借鉴意义。”省邮政管理局普遍服务处处长张春表示。(全媒体记者 朱嘉明)